开始使用国产软件WPS和微信输入法
多年来,我对于日常使用的软件一直有一些强迫症,或者说洁癖,部分是出于避免泄露隐私的考虑、部分是出于受不了很多国产软件不停弹广告,还有一部分是不太喜欢臃肿的软件。不过近期因为工作的缘故,开始使用两个放在以前的我是绝对不会使用的软件,WPS和微信输入法。
关于WPS,以前没用过的原因很简单。这款软件存在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了,我对其印象还停留在大学时同学们遭遇的格式与微软的office套件兼容性不完美,以及前几年听说的丢数据打客服电话无法恢复但是买会员就可以恢复之类的传闻。这些年一直订阅微软的 office 365 家庭版,能够满足一切关于文档处理的需求,当然也就没有理由试用WPS。但是,由于周围太多人用了,我也能大概观察到这个软件的并不怎么好看的界面和弹窗之类的,更是心生厌恶。
这次开始使用的契机是,工作中经常需要跟国外的同事开会,组里同事给我展示了WPS的语音速记功能,能够将会议录下来转成文字并翻译,调用的应该是讯飞的服务。这个功能比较切中我的痛点,考虑到直接购买讯飞会员也并不便宜,购买WPS会员的话除了语音速记与翻译还能获得一套办公软件,恰逢购物节于是以每年百元出头的价格直接买了三年大会员。
至于输入法,我在不同的平台上有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案。自打十几年前开始用小狼毫以来,电脑上基本都是用这个。主力机从win切换到mac之后,在mac上用同是基于RIME输入法引擎开发的中州韵输入法,而Windows由于用的少,某次重装系统之后就懒得重新配置输入法,直接用系统内置的微软拼音了。
但微软拼音偶尔用一下还行,作为日常输入法的话不太跟手,尤其是它的候选词排序算法我总是不能适应,导致经常输入错别字。最新的这份工作,公司配发的是thinkpad,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微软拼音之后不得不重新安装了小狼毫,并导入了十几年来积累的个人配置文件。
由于这份工作的属性,我有了大量的中英混输需求,这个需求在小狼毫上可以通过修改配置文件来实现,理论上不难,但我在Gemini的帮助下尝试了两三次,均以失败告终。最后心想,别折腾了,就装个国产输入法试试吧。搜狗过于花哨,想起来刚推出不久的微信输入法,看了一下界面比较简洁,于是安装试用。
这两个软件试用的效果都超出了我的预期。首先是WPS,除了AI速记之外,我也尝试用它来办公,很多时候比office套件更易用,而且还集成了AI功能。公司有一个我经常会用到的文件模板,不知道为何用word打开编辑时总会比较卡顿,而且格式容易出问题,但用WPS问题就少得多,于是WPS逐渐变成了我的办公套件主力。
当然,这个软件喜欢弹窗、喜欢自己打开一些推广页面的问题确实很烦人,我花了一段时间把能关的都找到开关关掉了,禁用了云盘的自启动,这样日常使用不太会被广告骚扰了。
至于微信输入法,其在保持软件简洁的前提下,好用程度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尤其是其跨设备同步剪切板的能力,极为方便。
我知道,我知道,如果是以前的我,看到这里就会因为隐私泄露的担忧而眉毛倒立了。但是在微信输入法这里我之所以不在意,不是因为相信微信不会泄露,而是因为作为全民IM工具的微信,本身已经能够获取到我个人几乎所有隐私信息了,一个输入法无法把我更多的隐私信息交出去。
这个思路颇有点儿破罐儿破摔的意思吧。这个输入法是如此的好用,以至于我连手机上也安装了,替换了一直以来使用的iOS自带输入法。
说到iOS自带输入法,一直以来都挺难用的,最烦人的问题是三天两头丢词库,以及莫名卡顿,换成微信输入法之后这些问题都没有了。
有了这两个事件的之后,我对软件变得宽容多了,对于所谓的个人隐私保护也不那么执着了。近期发生的另一件事情是在个人电脑上安装了公司的远程及安全软件。以前我在家用自己电脑加班时,是在一个专门的虚拟机里。上周末加班时由于要同时处理的文件比较多,而我的 Mini PC 定位是日常办公,性能并不强劲,板载内存只有24G无法扩展,在虚拟机里办公多少有点儿难为它了。恰逢公司最近在去腾讯化,把原腾讯的iOA软件替换成了自研的工具,于是下载下来直接安装在自己电脑上,不用什么虚拟机了。
想起以前用Android时,为了限制国产app,花了很多时间折腾了很多项目,最终收获的可能只是折腾的过程乐趣吧,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有没有助力,真的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