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工作时的一位领导,近期到顺德出差,于是周末和另一位同事一起约了他吃饭。吃完打车回家,为了省钱打的是一口价的特惠快车。很快有司机接单,并且距离不远,等待了不到 5 分钟司机就到达了。
上车之后司机就是一副滚刀肉的样子,说要加返程费40元,说你这是个跨城的,还一口价,没有人会拉你的,不行你下车打另一辆。我说你怎么不打电话来说,还要我等你来了再说,司机说就一分钟能算等吗。
我说那你取消订单吧,司机说可以啊,要等 5 分钟。我问为何要等 5 分钟,他说到达上车点要等乘客 5 分钟才能取消。
我问那你取消要扣我钱吗,他说扣两块,我问又不是我的原因为何要扣两块,他说这两块是平台收的,不是我收的。我又问那我自己取消呢,他说也要扣两块,这钱是平台收的,不信你问客服。我说我现在就打客服电话,他说你不用在我车上打,下车去打就行。
开始我试图跟他讲道理,但几秒钟就意识到他就是要拿捏我,道理他比我清楚得多,于是懒得跟他说,就下车了。
没想到这位司机的段位要高得多。由于他态度过于恶劣,连我这种好好先生也忍不住要投诉了。我在举报的过程中,已经过了 5 分钟了,他还停在那里不走,并没有取消订单。我自己要取消,果然提示收两块,我试图去跟他交涉,他门窗紧闭,听不清他在车里说了什么。
我让他摇下玻璃,他摇下一点儿缝,我问已经过了 5 分钟你怎么不取消订单,他说我等你呢,等 20 分钟也要等。我说你不是不拉我吗,等我干啥,赶紧取消订单,他说谁说我不拉你。然后开始质问我为啥投诉他,是不是投诉他了,他说他刚已经收到警告了。我说我是投诉你了,他问你为什么投诉我,我说你拒载。他说我没有拒载啊,这不在等你呢吗。
我说好啊那我上车,结果拉车门拉不开,是正常开车门的力度。他就开始在车里滋哇乱叫,说你别拉我车门,我这是电子的,给我拉坏了。应该是因为有录音录像,他在进行某种表演。然后我又问,你到底拉不拉我,他说拉啊,我说那你开门我上车,他说好,然后我去拉车门还是拉不开,他又表演了一遍我破坏他车门的戏码。
冷静一下我意识到,没必要继续浪费我的时间了,赶紧取消了订单打下一辆,一度为了避免再次遭遇这种状况想打一辆专车,不过还是算了,打了普通的快车。
等车过程中,在 app 内操作不认可那两块钱的扣款,申请了退款。然后继续联系客服,但是客服系统以我的单子还在处理中为由,很难联系上。
后来终于联系上人工客服了,但是要打字说不是电话的,我的车到了,于是结束了工单。
到家之后没多会儿,收到短信。
1 | 尊敬的乘客,您09月21日反馈的服务态度不佳问题,我们已处理完成。平台代表司机师傅对您表示抱歉,特为您申请15.00元无门槛优惠券,已下发至您的账户,请您注意查收。我们将在本月内对司机进行培训,并密切关注司机后续行为,如有其他违规行为将加重处置,包含并不限于扣除服务分、扣取信用违约金、暂停接单等处置。感谢您的反馈帮助平台和司机提升服务水平,我们将持续努力,守护每一程。 |
总的来说并没有对司机有实质性的处罚,我不是很满意,但也懒得继续浪费自己的时间去跟客服掰扯了。发的优惠券是 3 张 5 元券,而不是一张 15 元券,到是也在意料之内。如果我再打电话跟客服联系的话,应该可以争取到更多优惠券,但我对自己的时间更重视,于是作罢了。
通过这个事情还是应该学到点东西。
自己的情绪问题
尽管这位司机的行为尤为恶劣,但遇到类似的事情还是有那么几次的,每次我都会经历一些比较强烈的兴许波动。
生气当然不是因为两块钱,那不至于的,而是因为一种「这不公平」的感觉。我可能太重视规则、公平了,自己遵守规则,就希望别人也能遵守,当别人不遵守规则侵犯了自己的利益,就会生气。可能是某种受害者心态在作祟吧,实在要不得。
另外一个容易情绪波动的原因,是感觉被人拿捏了,这种感觉非常糟糕。而且在逻辑上被他牵着鼻子走也感觉自己太傻逼,取消订单的费用是不是给到他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取消订单是他导致的,不是我导致的,不应该扣我的钱。结果他一说这钱不是给到他的,讨论重点就完全跑偏了。
这种事情常常会惹得我失眠,躺在床上一遍又一遍在脑中回放吵架现场,模拟未来可能跟跟客服产生的沟通等。
这非常不好,是纯粹的浪费时间,并且对自己的健康很不利。忘记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用在这种场景下再合适不过。
跳出当事人视角来看的话,这事情其实非常小。做坏事的人早就忘了呼呼大睡呢,因为他们并不针对某一位乘客行使这些伎俩,而是针对所有人,不太可能认真对待每一次冲突。
于是这次我在回家的车上就开始尝试冥想,到家前就基本平复了自己的情绪。而写下这篇文字的过程,也就相当于找人吐槽过了。
被无理扣的钱可以申请退回
我最在意的“凭什么扣我钱”,其实根本不是问题。
尽管当时会被扣钱,但是网约车平台其实也有明确的规定何种情况下不应当扣顾客的钱,扣了就可以申请退回。
从他们列明的这些情况来看,这位司机所使用的其实也是一些具有普遍性的伎俩而已,只是我经历的少,还没遇到过这样的。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不应该跟司机产生任何进一步的沟通,应该直接下车,申请取消订单,然后把被扣的钱申请退回来。
社会戾气重,要注意人身安全
这次我取消完订单之后,司机还一直停在路边不走,虽说那位置算不上荒郊野岭,但也黑咕隆咚的周围没啥人,时间长了我多少还是有点儿犯嘀咕的。
投诉了他,他会不会恼羞成怒下车对我造成什么人身伤害呢?
好在打到的下一辆车到达时,前一位司机走掉了。
安全始终是最重要的,从这个角度说,以后遇到这种情况更不应该跟司机进行任何理论,也不要现场直接投诉,而是默默专注于解决自己的出行问题就好了。
反正被不公正扣掉的钱可以找回来,事后也可以投诉。遇到这样的司机只是耽误了几分钟出行时间而已,算不得什么大损失。
而因为去跟他们理论产生的情绪波动和时间浪费,乃至人身安全威胁,才是实实在在不应当发生的损失。
钱能解决的问题
说一千道一万,这无非是另一个潜能解决的问题。如果我可以不眨眼直接打专车的话,想必就不太会遭遇这样的情形了。
想起多年前在上海,有次因故去了趟隔壁县,打车时第一辆接单的车看到我在路边疾驰而过,在不远处停下来,并显示车辆已到达。我以为他没看到我,就拎着重物往前走,快走近时车子突然开走,调了个头又跑到不远处停下来。
我打电话打不通,又往车子方向走,又是快靠近时车子突然开走。此时已经过了5分钟,然后订单被以顾客没有准时到达停车点为由取消。于是我打了一单专车,司机师傅到达后下车帮我把重物放到后备箱。司机也曾非常礼貌地试图跟我商量可否把我送到地铁站我坐地铁回去,我说师傅我这次情况特殊没法坐地铁,他也就接受了这个订单。
路上聊天,司机师傅虽对于接到这样一个跨城单也不高兴,但他自己坦言出门干活儿哪有每一单都赚钱的,总体上赚钱就好了。订单结束后我多付了他两百块钱,额外付的钱比订单总额还要多,使得他这一单不仅不亏,反而狠狠赚了一笔。
顺利回到家的我开心,获得一笔意外之财的司机师傅也开心,算是个很好的解决。
一个笑点
在我们隔着窗户缝争论这两块钱到底会不会给到司机的时候,我给他展示了打车软件页面上展示的当前取消需支付取消费2.0元,司机已到达上车地点等您,请尽快前往.取消费将用于补偿司机,感谢理解
时,司机说你没有 AI 吗,你问问 AI 这钱是不是给不到我。
谁能想到我要被网约车司机教育使用 AI 呢,看来 AI 真是普及了。